理順土地供應復建居屋 以防樓價茘升害慘市民 (明報) 04月 19日 星期六 05:05AM
我反對興建居屋,因為居屋成本高但質素不高
政府既蝕地價亦蝕興建成本
復建居屋將打擊剛回穩的樓市
若政府再來一個八萬五,香港即玩完
-----
理順土地供應復建居屋 以防樓價茘升害慘市民 (明報) 04月 19日 星期六 05:05AM
【明報專訊】根據政府公布的最新數字,本港房屋施工量持續減少,這必然導致樓價上升,為免重蹈當年的覆轍,政府有責任理順土地供應,以免出現樓市泡沫,損害市民生活和衝擊社會穩定;政府也應
該再度研究恢復興建居屋,協助買不起貴價私樓的夾心階層置業安居。
勾地制度 推高地價埋禍根
政府公布今年首季私人住宅單位施工量只有300伙,是04年第三季有數據以來最少的一季,而落成取得入伙紙單位1000個,則是去年第二季以來最低,較去年第四季的6100個減少83%。
本港新建私人樓宇持續減少,已經成為趨勢。以去年為例,施工私人住宅單位1.29萬個,是1997年以來的新低數字,較1998年施工量高峰期的3.53萬個單位,減少逾六成;落成數量去年只有1.05萬個單位,是 1972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數字。地產界人士估計,今年新樓動工和落成量與去年相若,以本港平均每年可吸納約1.7萬個新落成單位計算,若供應持續向下,則已落成貨尾或興建中的5.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很快就會被消化掉。
本港部分地區的樓價,去年已經上升接近30%,根據運輸及房屋局 的數字,實用面積介乎400至700方呎的私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在07年1月至10月已達103.8,逼近1998年的105(1997年樓市最高峰時為 153.4)。市民供樓負擔方面,當局認為國際公認的合適按揭入息比例為三分之一,現時本地按揭供款佔入息比例30%,與1997及1998年分別74% 及51%的水平仍有一段距離。總的而言,目前政府認為樓市現狀完全無問題,對此我們不予苟同。如果政府認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和市民供樓所佔入息比例,要回復或超過1977、1998年的水平,才算有問題,就是不負責任的想法,因為如果如此,許多市民的生活已經被供樓負擔或高租金壓得透不過氣來了。
既然本港樓宇供應緊絀之勢底定,政府不能再迴避問題,應該研究採取措施,以防問題惡化。恢復定期賣地,恢復興建適量居屋,應該是政府的研究方向。
部分地產發展商認為,勾地制度是導致土地供應不足、推高樓價的原因,政府則堅持政策沒有問題,因為只要發展商出價合理,應該沒有勾不到的土地。這樣的爭議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表面上各有道理,但是因為勾地表內每幅地的「底價」外界不知道,因此無從判斷是否政府定價過高,抑或發展商「勾價」過低。
勾地制度是當年經濟低迷時的救市措施,此制度表面上按市場供求原則,由地產商申請將勾地表內的土地,推出市場公開拍賣,實際上當局可以根據地產商勾地價的高低水平,接受或拒絕勾地申請,無形中設下了限制土地供應的關卡,政府同時也可以藉此控制地價,而從過去數年的運作看來,政府是透過勾地制度實行高地價政策。現在的運作,是政府把土地放入勾地表,並不等於供應了土地,因為勾地制度讓地產發展商主導土地投入市場使用,弱化了政府供應土地、調節市場的職能,這是導致土地投入使用不足的真實原因。
現時很難想像本港會再出現地價大跌而拖累整體經濟的情,因此,政府毋須再藉勾地政策操控地價,恢復定期賣地,由市場完全主導土地供應和投入使用,此其時矣。
應建居屋 助夾心階層置業
當年政府決定全面停建居屋,也是樓市大崩圍時候的救市措施之一。當年政府為了救市,慌不擇路。居屋政策是本港歷來最成功的政策之一(另一個是公共醫療政策),接近30年以來,協助了許多買不起貴價私人樓宇的夾心階層置業安居,使之成為穩定社會的巨大力量,而在執行期間,與本港私人樓宇市場並行不悖,沒有衝突。本港多位地產發展商,在香港並無天然資源之下,積累巨大財富,長期躋身世界級富豪行列,足以說明居屋並不影響私人房屋市場發展。因此過去以居屋照顧夾心階層,並非政府與民爭利,而是使香港社會在居住這個重大民生問題上,產生了平衡的槓杆效果。這樣一個成功政策,數年前卻因為一時的困難,在未經深思熟慮之下輕易地放棄了,甚為可惜。
現在中小型住宅單位的售價,雖然未回復到1997和1998年的不合理水平,但是現價和預期向上茘升的售價,已經不是一般夾心階層可以負擔,因此政府應該恢復興建一定數量的居屋,讓那些無殼蝸牛得以置業安居,以消弭本港社會兩極化和影響穩定和諧的負面因素。
政府奉行高地價政策之餘,應該緊記當年樓市泡沫爆破所帶來的慘痛教訓,盡早研究趨吉避凶之道,一般新樓由規劃到入伙,需時4至5年,為免樓市再受泡沫化危害,政府現在就要開始研究修訂政策,以免為時已晚,特別是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往往主導覑市場的投機炒賣,因此,政府有責任及時在炒風復熾之前,令市場明白住宅供應陸續有來,並不存在供應不繼的問題。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政府既蝕地價亦蝕興建成本
復建居屋將打擊剛回穩的樓市
若政府再來一個八萬五,香港即玩完
-----
理順土地供應復建居屋 以防樓價茘升害慘市民 (明報) 04月 19日 星期六 05:05AM
【明報專訊】根據政府公布的最新數字,本港房屋施工量持續減少,這必然導致樓價上升,為免重蹈當年的覆轍,政府有責任理順土地供應,以免出現樓市泡沫,損害市民生活和衝擊社會穩定;政府也應
該再度研究恢復興建居屋,協助買不起貴價私樓的夾心階層置業安居。
勾地制度 推高地價埋禍根
政府公布今年首季私人住宅單位施工量只有300伙,是04年第三季有數據以來最少的一季,而落成取得入伙紙單位1000個,則是去年第二季以來最低,較去年第四季的6100個減少83%。
本港新建私人樓宇持續減少,已經成為趨勢。以去年為例,施工私人住宅單位1.29萬個,是1997年以來的新低數字,較1998年施工量高峰期的3.53萬個單位,減少逾六成;落成數量去年只有1.05萬個單位,是 1972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數字。地產界人士估計,今年新樓動工和落成量與去年相若,以本港平均每年可吸納約1.7萬個新落成單位計算,若供應持續向下,則已落成貨尾或興建中的5.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很快就會被消化掉。
本港部分地區的樓價,去年已經上升接近30%,根據運輸及房屋局 的數字,實用面積介乎400至700方呎的私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在07年1月至10月已達103.8,逼近1998年的105(1997年樓市最高峰時為 153.4)。市民供樓負擔方面,當局認為國際公認的合適按揭入息比例為三分之一,現時本地按揭供款佔入息比例30%,與1997及1998年分別74% 及51%的水平仍有一段距離。總的而言,目前政府認為樓市現狀完全無問題,對此我們不予苟同。如果政府認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和市民供樓所佔入息比例,要回復或超過1977、1998年的水平,才算有問題,就是不負責任的想法,因為如果如此,許多市民的生活已經被供樓負擔或高租金壓得透不過氣來了。
既然本港樓宇供應緊絀之勢底定,政府不能再迴避問題,應該研究採取措施,以防問題惡化。恢復定期賣地,恢復興建適量居屋,應該是政府的研究方向。
部分地產發展商認為,勾地制度是導致土地供應不足、推高樓價的原因,政府則堅持政策沒有問題,因為只要發展商出價合理,應該沒有勾不到的土地。這樣的爭議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表面上各有道理,但是因為勾地表內每幅地的「底價」外界不知道,因此無從判斷是否政府定價過高,抑或發展商「勾價」過低。
勾地制度是當年經濟低迷時的救市措施,此制度表面上按市場供求原則,由地產商申請將勾地表內的土地,推出市場公開拍賣,實際上當局可以根據地產商勾地價的高低水平,接受或拒絕勾地申請,無形中設下了限制土地供應的關卡,政府同時也可以藉此控制地價,而從過去數年的運作看來,政府是透過勾地制度實行高地價政策。現在的運作,是政府把土地放入勾地表,並不等於供應了土地,因為勾地制度讓地產發展商主導土地投入市場使用,弱化了政府供應土地、調節市場的職能,這是導致土地投入使用不足的真實原因。
現時很難想像本港會再出現地價大跌而拖累整體經濟的情,因此,政府毋須再藉勾地政策操控地價,恢復定期賣地,由市場完全主導土地供應和投入使用,此其時矣。
應建居屋 助夾心階層置業
當年政府決定全面停建居屋,也是樓市大崩圍時候的救市措施之一。當年政府為了救市,慌不擇路。居屋政策是本港歷來最成功的政策之一(另一個是公共醫療政策),接近30年以來,協助了許多買不起貴價私人樓宇的夾心階層置業安居,使之成為穩定社會的巨大力量,而在執行期間,與本港私人樓宇市場並行不悖,沒有衝突。本港多位地產發展商,在香港並無天然資源之下,積累巨大財富,長期躋身世界級富豪行列,足以說明居屋並不影響私人房屋市場發展。因此過去以居屋照顧夾心階層,並非政府與民爭利,而是使香港社會在居住這個重大民生問題上,產生了平衡的槓杆效果。這樣一個成功政策,數年前卻因為一時的困難,在未經深思熟慮之下輕易地放棄了,甚為可惜。
現在中小型住宅單位的售價,雖然未回復到1997和1998年的不合理水平,但是現價和預期向上茘升的售價,已經不是一般夾心階層可以負擔,因此政府應該恢復興建一定數量的居屋,讓那些無殼蝸牛得以置業安居,以消弭本港社會兩極化和影響穩定和諧的負面因素。
政府奉行高地價政策之餘,應該緊記當年樓市泡沫爆破所帶來的慘痛教訓,盡早研究趨吉避凶之道,一般新樓由規劃到入伙,需時4至5年,為免樓市再受泡沫化危害,政府現在就要開始研究修訂政策,以免為時已晚,特別是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往往主導覑市場的投機炒賣,因此,政府有責任及時在炒風復熾之前,令市場明白住宅供應陸續有來,並不存在供應不繼的問題。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