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六四 哀香港變質

信報 ﹣ 社評 4th June, 2010
悼六四 哀香港變質

從八九年開始,每年六四我們都會以社評作悼念,從最初的譴責、要求平反,到近年轉而探討中國應該如何走向法治和民主、揚棄專制獨裁;我們能夠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但我們和許多香港人一樣,年復一年的悼念、聲援和支持,為天安門死難同胞發聲討回公道,對內地或多或少都會產生若干衝擊,令北京知道仍然有一個中國人的地方從來沒有忘記過當年發生的慘劇,也有一批中國人至今還堅持官方要為這宗慘劇平反,要向死難者家屬道歉賠罪。每年六四前後來香港旅遊觀光的內地同胞,對於香港人的六四悼念活動也許不方便公開參與或支持,但耳聞目睹產生的潛移默化之功,對內地應會發揮細水長流的影響。

不過,近年悼念六四活動出現了一個新現象,就是支聯會和悼念團體的「鬥爭對象」從北京轉向了特區政府,尤其是執法部門,包括在示威集會時發生肢體衝突、警方對集會作過多的無謂限制而生的抗爭,以至今年——也許最嚴重的一次,沒收擺放在時代廣場的民主女神像。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警方在沒收民主女神像不足二十四小時就發還給支聯會負責人,而且不附任何條件,比起當天扣押民主女神像時的強勢手法以及要求支聯會必須作出各式承諾,警方態度明顯是來了一次大轉彎,箇中原因,相信是警方明知執法無據、拘押失當,才在匆匆之間無條件退讓。香港是法治之地,處理悼念六四活動也非始於今時今日,難道警隊會在完全沒有諮詢律政司的情況下貿然扣押民主女神像,然後在不足二十四小時之內又立刻改變態度?我們懷疑,是否警隊之上有更高層的壓力,要求執法部門要處事從嚴,不得手軟,而在強大的壓力底下,警方惟有勉強執法,卻在群情洶湧飽受質疑之後徹底「投降」;如此作為,既向「更高層」作了交代,「盡了本分」,但卻可顯示出這種打壓手法在香港的法治社會根本行不通,於法無據,也不能得到市民支持。以上純屬我們的「揣測」,但假如與事實不符,那是否反映香港警隊執法水平竟下降至如斯劣拙的地步?相反,如果我們的「揣測」距離事實不遠,那麼這股高層勢力——應是來自北京的命令,是否有意要向特區政府施壓,把內地的政治標準強加諸香港身上?

同樣令我們不明白的,是中大校方為何在前天竟會以「堅守政治中立」為理由,拒絕學生會申請擺放民主女神像。政治中立,是指大學不會參與政治活動,不會有任何公開的政治立場,但把民主女神像移入中大擺放,與政治立場又有什麼關係?中文大學曾經邀請過不少被中國官方列入黑名單的政治異見分子往大學講學、做研究,這些邀請的「政治色彩」更加濃厚,但公眾不會因此而質疑中大有特定的政治立場和偏向。大學是尋真理、求學問、修品格的地方,自由開放的環境、廣納百川的胸襟,才能夠造就一流的學者、高質素的學生,一個民主女神像,竟然把大學高層嚇得方寸大亂,言不由衷,這又豈能向學生展現大學自由自主、獨立思考的學風?

政府施政、警隊執法和大學決策,如果都不從香港人的所思所感出發考慮,不按港情港法辦事,必定會招來民情反彈、民意躁動;大陸的改革開放,幸好有香港這個窗口提供示範和協助,令國家現代化避免走多了冤枉路,同樣道理,在八九六四之後,幸好有香港這個緩衝區,令大批內地知識分子和學生領袖能夠取道外移,為歷史為民族繼續見證、繼續發聲,令國家避過了又一次陷入萬馬齊瘖的災難。保護香港的自由和多元包容,才是對中國邁向另一階段現代化的最大貢獻,明乎此,對悼念六四活動又何須如此緊張兮兮,防之惟恐不及?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Sales術語

曹仁超 - 投資者日記 (04/01/2007) - 08係炒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