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池話(941、2628)唔駛驚之三

林森池話(941、2628)唔駛驚之三
http://www.getjetso.com/forum/thread-253560-1-1.html

再講講傳媒股評,由於我在行內工作,而且自問對文字記憶力好好,所以我成日睇佢哋寫嘢,以前係想學嘢,而家係想睇下佢哋錯咗啲乜。好多專欄股評人,似乎成日以為讀者唔記得佢講過乜,於是前後矛盾,呃到一啲人,但呃唔到記性好的讀者,我讀呢啲股評,最大樂趣就係睇下佢點樣自圓其說,或點樣蒙混過關。有人話股災前(其實只係調整)一早放晒所有貨,點知兩個月後反彈,居然話自己手上的國企金融股從來唔放……
曹仁超寫文章寫得好好,但係作預測經常錯誤,例如佢上年尾話中人壽股價預支咗未來六七年盈利,當時中人壽仲未升到廿八元,佢點計呢條數?原來佢在二零零六尾仲用緊二零零五年的盈利去計,佢好似活在深山,唔知2006年國內股市起飛喎,唔知2006年上半年中人壽賺多八成喎,而下半年國內股市升得仲勁,同埋中人壽抽咗好多好好賺的新股喎。結果2006年業績在2007年3、4月公佈,中人壽增長一倍,六十幾倍pe變20幾30倍,半年業績公佈,增長一倍六……今年預測盈利1個幾,而2005年盈利係3毫幾,盈利兩年升咗四五倍。曹仁超後來有無寫過一篇文章話自己計錯咗中人壽的前景,佢無。因為佢真係寫文章的專家,我在《癲狗日報》寫新聞評論時,老師黃毓民就教我,寫評論要多用問句。呢招邊個用得最叻,就係曹仁超。我表面講咗一啲佢的看法或預測,令你聽落好信服,但有無留意,經常最後一句係一個問句,例如「過去三十年……呢種情形會唔唔持續?」諸如此類。於是事前睇,佢好似作了一些預測,事後準確,佢就不斷舊事重提,證明自己有先見之明,例如「我由二千年開始睇好金價……」,事後不準佢不會提番,而且你拿佢舊稿,亦發現,咦,佢真係無話國企無前途喎,佢淨係講完一大堆負面數據之後,問「最壞時期是否過去?」
另一份報紙的石鏡泉26元高追中人壽,結果跌至18元回升至23定24元沽出……
有好多份報紙雜誌的一百萬、二十萬投資組合,跑輸國企指數幾條街。
沈大輸上年底萬八點睇淡(其實佢應慶幸「吾道不孤」︳因壹周刊當時已做了至少兩三期封面看淡和看有股災),我希望壹周刊同沈大輸一直都維持「後市有股災」之報道,因長此下去,佢地實有一期中。
好多股評人同運程書一樣,係靠講嘢或寫嘢技巧(我自己做呢行,作者點解咁講,作者故意用邊一隻字,我都知點解),例如在專欄寫,恆指必見二萬八(但無時間注明),又例如「若跌破幾多,咁就有機會下試幾多」,事後你多數發現準喎,原因係,跌破幾多同下試幾多,中間之數目相差不遠,於是跌不破,固然準,跌破了,幾乎都好接近下試的那個位,自然也準。等如運程書說「今年官場是非難免,世界必有大事發生」一樣。
有啲人推介股票,一年推介五十多隻或一百隻,當中自然會有跑出的股票,佢又可以大書特書,至於跟他買齊五十隻,蝕到瞓低,他自然不會理會。其實推介股票,站在實用立場,你推介五十隻,其中一隻升十倍無用,因我未必買中,但其中一隻衰到貼地,就好值得注意,因為一個唔好彩就跟中你呢隻,即刻好大件事,所以判斷一個股評人,不應該重視他貼中跑得飛快的股份,而應該找他推介卻令人蝕得好勁的股份,如果佢有一隻咁樣的股票,這個股評人不及格,應列黑名單提防,但係市場正好相反,作者自吹自擂,而又沒人剪報監察,於是中一隻升幅十倍的︳就日日在吹,人人封之股神,但係無人追問,佢過去推介的股票,有無同時有一隻或好多者令人輸到貼地。
即係話,文字界(或星相占卜界)亂咁作貼士,係無成本,無損失的,但中咗,就有豐厚回報,人人以為你係大師,咁樣的市場環境,當然作得就作。預測錯咗,無人知,有人知但都唔係好大影響:但中咗,之後日吹夜吹,人人當你係神(或自以為係神)。
林森池相反,佢錯咗,係人都知,因為佢講得少,而且只推介兩隻股票,走唔甩,其他呢?拜托,不要升市時話升,跌市時話跌。林森池叫人買中移動、中人壽,啲人以為佢好傳統,其實林森池每次講野,都有啲出乎市場預料,二零零五年,唔係咁多人睇好國企(例如曹仁超),佢每次講的東西,都有一些反叛的成份。就是他比別人賺得多的原因。
九十年代個個買樓,佢逐步賣出佢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買下用來收租兼投資的房子。八十年代,人人不敢買十五厘息的美債,佢夠膽成副身家咁買。而家愈來愈多人唔看好股市(未來可能看得更淡,甚至認為三萬二千點係未來好多年的頂位),佢看好。佢看好時,通常係好多人可以提出好多理由不看好時。等如幾年前佢看好國企,好多人就以國企管理有問題為由(這理由好似好充分好醒目)來否定他的看法。林森池看出什麼別人看不懂的:一、國企管理,例如中移動無問題;二、以前香港七十年代仲多公司有管理問題,仲衰過而家國企多多聲,但香港恒指長遠仍大升,升多過美國杜指好多。當然,很多無研究過的人,只係用主觀成見代替深入分析,於是做了錯誤判斷。
在股票市場上,做好正確的判斷,就會比做錯的判斷辛苦,因為好正確的判斷,通常係好少數人才會有的判斷,你要忍受一段時間,大多數人仍在做不大正確的判斷。但係如果你分析夠深入,你會理解點解大部人做錯判斷。我有個朋友做投資銀行,佢叫我不要買中交建,話市盈率太貴,當時中交建不過八蚊,我諗佢係無深入研究過招股書,因為招股書講到明,全年盈利係將上半年盈利乘以二,但係招股書另一頁又講到明,中交建盈利係有季節因素,上半年表現會差過下半年,因上半年有農曆新年,好多工程會停咗。淨係睇招股書,都知道好多人唔理解的東西。再看埋中交建過去盈利同中央投放基建資金的關係,而未來中央會加大基建投放,八九蚊明明好抵,但居然有人以為市盈率好貴。

------------------------------------------------------------------------------------------------------------------------------------------------------------
準唔準我唔知,不過我跟超哥既方法好好彩未蝕過.當然,投票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唔應該輸打贏要既
------------------------------------------------------------------------------------------------------------------------------------------------------------

曹仁超 - 投資者日記 (05/01/2008) - 上升軌仍十分健康
http://www.getjetso.com/forum/thread-253561-1-1.html


1月4日,周五。恒指升632.41,收27519.69;成交998.43多億元。1月期指升637點,收27663點,高水。中石油(857)升7.4%,因高盛證券推介,理由係11月1日至今跌幅已達32%。中海油(883)升5.6%、中石化(386)升5.1%、紫金礦業(2899)升 7.2%,亦係高盛推介。新上牌之招金礦業(1818)升8.5%;恒豐金(870)更升26%,見2.51元。中材(1893)升9.1%,自12月 20日上市至今升86%。青島啤(168)升9.9%,見32.2元。  滬深三百指數繼續上升,今天升1.1%,收5483.65。中金黃金、山東黃金皆漲停板。雲南銅業亦漲停,江西銅升8.2%,因上海期銅升4%,漲停板。睇08年資源股繼續炒上。
美國首季GDP可能負增長
美國經濟進入放緩期已不用爭論,至於會否出現衰退?機會各佔一半。另一爭論係除日本外,亞洲其他國家及地區所受影響會點?美國打噴嚏我們一定會感冒嗎? 2008年第一季美國GDP極有可能出現負增長0.9%,第二季回升,全年GDP仍增長1.5%。08年中國仍保持10.5%速度增長。香港(尤其係股市)會點?目前香港H股仍較A股低好多,08年美元利率向下、CPI再升,2008年香港將再次進入負利率時代,香港樓價自2007年第四季已炒上。2008 年香港GDP估計升5.6%,香港經濟抗跌能力相當好。在前景未明朗前,估計恒指在26000點至32000點間上落。恒生指數自2003年4月開始升線上升軌仍十分健康。2007年10月恒指曾過分拋離上升軌支持而出現調整,估計2008年上半年極似2007年下半年,股市波幅相當大。

港人連中「三T」
十九世紀係英國人,二十世紀係美國人,二十一世紀係東方人(包括中國、東南亞同印度)。香港十九世紀由英國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受惠於美國經濟, 1997年7月主權回歸後又再受惠於中國,可以話港人連中「三T」,2001年起因中國經濟繁榮而帶動的資源股上升,其後係紅籌、國企股上升,這幾年香港投資者受惠不淺。2007年10月開始中國經濟進入青黃不接期,經濟增長漸由出口、製造業帶動轉型到內部消費。上述環境既有商機亦有危機;反之,英、美房地產熊市仍有排搞,次按危機餘波未了,對香港股市有如楊過中了情花毒(耐唔耐便發作)。
2007年標普五百指數只升4%(恒指升39%、國企指數升82.64%、滬深三百指數升162%),扣除美元價回落,代表美國人去年貧窮,香港人富有,中國人成為「新發財」。2008年美元利率向下,加上標普五百指數O只有十四倍,代表美股下跌空間有限;反之,中國股市可升可跌。
2007年內地企業純利升幅估計29%至31%之間,大摩及里昂證券估計,2008年內地企業純利升幅將降至25%;花旗估計,升幅更只有21%。上證指數O已達五十九倍(2007年10月一度見七十一倍),如2008年純利升幅只有21%至25%,能否支持咁高O?2008年1月起內地企業利得稅稅率下降至25%,應有助企業純利上升;過去三個月A股已轉弱,2008年又點睇?

今年A股吸引力有限
通脹壓力令中國人行決定從緊貨幣政策及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估計2008年中國CPI升幅平均有5%,較2007年略高;加上2007年滬深A股升幅高達 162%,純由風險回報率睇,2008年A股吸引力有限。中外企業稅率併軌令60%A股(大部分係國企股)在2008年交少D稅,令純利多升4%。估計今、明兩年中央政府仍會向國企注入資產,以強化資產負債表。人民幣升值令中國出口增長放緩,不過,中國GDP對出口依賴度只有20%到30%,換言之,出口增長率下降對中國GDP增長率影響有限。里昂證券2008年推介百麗(1880)、中石油、中國交通建設(1800)及中煤能源(1898),建議出售中石化及中國電力(2380)。
2008年這幾天內美元兌歐羅回落1%,兌日圓回落2%,但分析員相信,2008年年底1歐羅只兌1.41美元,即美元在2008年可止跌回升,雖然美國在2008年上半年仍減息。
2008年中國消費行業可進一步睇好。過去七年,中國零售市場平均年升幅超過10%,2008年係奧運年;加上人民幣升值及中產階級在大量形成,情況有如八十年代香港。樓價上升及A股2007年大漲所產生財富效應,將在2008年繼續發揮作用,2008年內銷股純利可進一步睇好,因中國經濟正逐步由出口、製造業帶動轉為內部消費帶動。恐怕美國人的good Time已結束,中國人的歡樂時光剛開始。美國經濟恐怕早已陷入滯脹;反之,2006年中國同印度GDP升11.1%及9.7%,2007年再升 11.5%及8.9%,甚至非洲亦起步走,2006及2007年GDP升幅超過5%。北美洲經濟陷入滯脹,對亞洲地區(特別係香港)影響會點?影響一定有,但再唔會類似1973、1981年,甚至唔係2000年,應該溫和好多。
2008年中國汽車年產量估計升4.4%;造船完工量升11.2%;建築住宅比重減少,商用及非住宅類建築仍十分興旺,形成中國鋼鐵業仍一片好景。但原材料價格上升,例如鐵礦石漲價30%,焦炭上升20%;加上出口關稅影響,形成中國鋼鐵業2008年上半年平穩,下半年略降。
2008年內地樓市方面,受三大因素影響,包括一、物業稅試點出台;二、房貸規模控制與收緊;三、限價房與90∕70政策,將影響2008年內地樓價,相信進入平穩發展機會最大。
2008年中國進口稅全面下調,汽油、柴油、煤油和石腦油進口稅只有1%(去年已由5%降至2%);反之,鋼材、焦炭出口稅由15%升上25%。2008年六百種商品進口稅下降,可令中國入口大幅上升。
自1986年開始,摩根士丹利前資深分析員Byron Wien每年都發表十大預言,事後證明有三分一正確。今年十大預言係:一、美國經濟2008年會陷入衰退;二、美股下跌10%;三、滬深A股大跌;四、美元利率在3厘以下;五、美國失業率在5%以上;六、金價見1000美元;七、美國樓價繼續下跌;八、農產品價格繼續上升;玉米見6美元一蒲式耳,棉花每磅 85美仙;九、油價上半年見115美元,年底回落至80美元;十、人民幣升值10%。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陳衛東與王家強估計,未來兩年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步入增長放緩期,最終令中國經濟冷卻下來。未來兩年股市再唔會出現類似2007年「好運」,因為由 2001年第三季谷底開始經濟回升已達六年,正步入調整階段,但唔會出現衰退。熊彼得的經濟周期論(創新中的破壞)認為一個經濟周期約九至十一年,由兩至三個小周期組成,相信第一個小周期高潮在2007年下半年出現並進入調整期,調整完成後才再進入另一上升小周期,完成長達九至十一年周期。由於經濟日漸環球化,令經濟周期被拉長,因此2001年第四季開始繁榮周期可長達六年,估計調整期縮短,由2007年第四季開始在2008或2009年結束(正確日子事後才知),導火線可能係次按危機引致全球信貸從緊。

中國經濟轉型逐漸浮現
中國經濟正由高投資、高出口、低消費轉型。過去十五年中國工資上漲速度雖然係全球最快,但相較企業純利升幅仍然大大落後,形成國內消費增長率大大落後經濟增長率。出口賺回來的外唔少變成公司盈利及政府稅收;反之,人民卻分享唔到成果,故形成低消費。2005年政府開始「還富於民」政策,包括改革醫療、社會保障;股改、人民幣升值及加快工資上升速度,希望中國第三產業由2006年佔GDP 39.4%上升到OECD國家水平(佔70%)。
改革開放政策令中國東部地區GDP佔全國GDP由1978年51.2%升至2006年60%,中部則由29.6%下降到23%,西部由19.2%下降到 17%,地區財富不平衡形成中、西部人口大量流向東部打工。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到2006年已達3.3比1。2005年開始國策係扶助中、西部,協助農村居民改善收入,令工資加快增長去分享經濟繁榮果實,以便第三產業加快成長。中國經濟仍是「半計劃、半市場化」,即政府對經濟影響力仍十分大。經過 2005、2006及2007年努力,成績逐漸浮現出來。中國經濟逐漸由高投資、高出口、低消費轉向適度投資、適量出口及增加消費。
去年中共十七大首次出現政制改革。中顧委前委員、中組部前常務副部長李銳給中共高層一封信,提出中國共產黨從革命戰爭年代到和平執政年代所犯最大錯誤係冇追隨形勢改變而改革,黨組織仍停留在革命戰爭年代。例如各級領導幹部仍然實行選拔制,最多係差額選舉,未有實行競選制,形成專制型政黨,未能轉變為憲政型政黨;令黨大於法,同時黨政不分,各級黨委干預政府事務。
他建議改革一、取消專政,無論係人民民主專政或無產階級專政。專政只適用於革命時期、戰爭年代,不適用於和平年代。古羅馬時代遇上戰爭便由軍事統帥實行短期獨裁,不受羅馬法律限制(每次半年,半年後再次授權)。戰爭結束後將權力交還議會,議會則無權追究戰爭期間的獨裁行為,因為專政係唔受任何法律約束。在中國共產黨推翻前統治者之前,必須專政,以對抗前統治者的軍事鎮壓,甚至以暴易暴;但和平之後,中國共產黨未有將權力交回議會,繼續由無產階級專政,結果出現恩格斯曾批判的少數人專政或優秀分子專政。少數人為確保專政,便以鐵腕手段奪權及鎮壓異己分子,甚至由優秀分子專政亦會產生剝削窮人行為,造成社會貧富不均現象。人民民主專政或無產階級專政,最終必然係少數人專政或優秀分子專政。當年毛澤東亦同意上述結論,只是佢認為中國仍須由共產黨專政四、五十年,才可將權力交回議會,結果搞出個文化大革命。去年十七大最大成就就係中國共產黨放棄專政,回歸恩格斯理論,即共產黨可以採用專政、獨裁甚至暴力去取得政權,當社會進入和平時期應盡早將政權交還議會實行競選制度而非選拔制或差額制。中共在1949年取得政權,五十八年後的2007年黨十七大會才開始步向競選制,我地不妨睇睇中國共產黨未來如何走向憲政型政黨,實行黨內民主,黨員不再無條件服從中央機關,中央機關不再無條件服從領袖,唔再實行民主集中制。第二步係黨政分開,唔再以黨治國(國民黨在台灣已完成了黨政分開)。鄧小平早在中共十三大已提出,可惜此一政治改革方案一直冇執行。第三步係政府重要官員唔再由中央任命,改由競選產生。第四步國庫不能成為黨庫。執政黨不能再從國庫拿錢,動用國庫必須議會批准……。走向憲政型政黨路可能較過去經濟改革開放的路還要漫長,但總算已開始了。

------------------------------------------------------------------------------------------------------------------------------------------------------------
曹仁超 - 投資者日記 (2004/6/10) (星期四) 東南亞派大員赴京 10/6
http://trading-edge.tripod.com/cgi-bin/Tsoi/u_diary.cgi?start=6


  6 月9日,周三。我老曹好耐冇咁興奮矣,今午茶座,來鰦一名大粒佬,令我老曹有DD理性之亢奮;呢種亢奮,同格蛇所講之非理性亢奮完全唔同者也。既然機會咁難得,我老曹遂希望從馬嘴中得點「獨家新聞」,看官,此馬嘴乃英文之直譯,所謂from the horse's mouth者,即所得非二手消息而係一手新聞也,大家千祈勿諗錯隔籬。眾茶客所得新聞有三。  香港人均收入贏晒新加坡   其一係港人之人均收入已遠遠拋離長期來贏我地一個馬鼻之新加坡,呢點我老曹下面講到樓價時再分析。其二係政府推行投資移民政策七個月來,已批准一百一十一宗申請,涉及資金近八億元—平均每單七百幾萬,但呢單新聞挨晚已由新聞處公布。第三單係香港同大陸間旅遊,今年首次錄得盈餘,咁即係話,一向以來,都係港人進貢內地,自由行後情況逆轉,即自由行行友在港花費(買真№)多過港人去內地消費(買假貨)。世界輪流轉,此之謂歟!講起自由行,呢位大粒佬又話,東南亞諸國對於呢D大陸客,恨到流口水,佢地已派出大員去北京,希望說服中國加長自由行路線,即從港澳伸延至新馬泰,睇鈬成功機會都唔細。  今天恆生指數跌4.22,收12339.94;成交九十九億三千八百萬元。6月期指高水,收12379點。依家五十天線粛12118點,二百五十天線粛11847點,後市展望係6月份內如何避免五十天線跌穿二百五十天線,引發死亡交叉。鰠政府推出宏觀調控後,上海A股同深圳A股4月份起已大幅回落【圖】;反之,招商局國際(144)升3.4%,因計劃分拆收費道路及航運業務上市;但中國財險(2328)回落3.2%,見三元零二點五仙;德昌電機(179)粛大摩推介下升2%,見七元八角五仙。  東亞銀行(023)上半年離岸貸款增長率估計仍有雙位數字上升,非利息收入有不俗表現,中國更改銀行監管制度對東亞銀行影響極之有限,但外資銀行依家粛中國境內發展機會受很大限制,相信東亞銀行國內分行的盈利仍未成氣候。展望今年上半年,由於去年同期本港經濟表現太差,估計東亞銀行今年上半年純利有不俗升幅,里昂建議購入。  中國地大而物不博,國務院已同意2004至06年為全國資源節約年,包括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銅、鋁等供應不足,影響經濟發展。如今全國推行節約資源,包括限制部分行業盲目發展、低水平重複建設、浪費資源的現象;希望能源消耗減5%、取水量降10%、水重複利用升5%,並努力提升再生資源回收。  睇情形以電力短缺最嚴重,去年全國有二十一個省市電力供不應求,今年首季拉閘限電的省市二十九個,佔全國出口量三分之一的廣東平均每周停電二次,內地傳媒以「電荒洗劫大半國中國」,哥頓仲唔快D返去開電廠?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電力消費國,但今年首季已缺電二千萬千瓦,造成缺電理由係大量鋼鐵廠和電解鋁工業上馬,需要能源大幅增加。目前能源消耗工業佔 70%,其中有色金屬業及黑色金屬業已佔20%,加上化工、建材大量耗電,根本上已到鰦無法負荷水平,但電力需求仍按年率13-15%速度增長,如電力搞唔好,中國經濟前景令人擔心,搞好電力又要先搞好煤礦工業,真係一個接一個,呢次宏觀調控真係有排搞。  中央政府仍在不斷強化宏觀調控措施,國企投資者卻在不斷預測平安著陸!以香港聯匯經驗,1983年10月實施到1990年香港經濟出現過熱,期間有七年非理性亢奮,1997年8月後出現七年CPI回落期。人民幣1994年1月同美元掛鹇,理論上2000年中國經濟應出現過熱,但由於美元匯價向上而冇出現,直到2001年美元利率由六厘半一直減至2003年6月的一厘,中國經濟便漸漸進入過熱期。與香港唔同,中國經濟仍係半封閉式,資金只可流入不可流出;加上中國經濟規模較香港大許多,過去三年半中國經濟過熱情況較1990至97年的香港好許多,何況今年起已一再落實宏觀調控。唔似香港,由於港英政府已到鰦夕陽階段,1993年並冇真正冷卻經濟,結果1995至97年上半年香港經濟熱到就快爆炸,1997年7月回歸遇上不知所謂鮋八萬五政策,加上亞洲金融風暴,香港經濟殊一聲跌至冰點。當年我老曹形容香港經濟有如「穿住條泳褲去過冬季!」,中國宏觀調控能否及時阻止經濟過熱?依家言之過早,希望能避過類似香港經濟「七年過熱、七年過冷」的形態。  港商組團又係表態兼旅遊  我老曹相信,中國呢次宏觀調控日子可能較1993年7月至95年年底為期兩年半更長,極有可能需時三年才完成。  不患寡而患不均,已引起中央政府高度關注。二十五年改革開放政策,沿海省市湧現大量億萬富翁;但中部及西北部有六千萬人口生活水平同非洲第三世界國家差唔多,貧富間差距如此大。中國重要資源大部分粛中部及大西北,加上未來十到十五年貧富懸殊仲會惡化,出現動亂並非冇可能。大舊江已搞鰦一個開發大西北,至今成效冇乜,當年有港商話要投入若干個億,但冇影冇蹤;依家港商又組團去東北,擔心又係表態兼旅遊。  隨著中國經濟興起,廉價原材料時代2000年結束,世界經濟增長已由北美洲轉到中國。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如中國經濟,冷卻原材料便跌價,反之原材料便漲價,帶動原材料生產國經濟上升。日本《朝日新聞》調查四百一十三間日本大行,其中68.12%認為中國五年後不但係世界製造業基地,同時成為主要出口市場!中國的興起不但令輕工業製成品售價進入通縮期,2000年起亦因中國本身原材料生產不足而帶動全球原材料甚至五穀類漲價。 中日韓聯手牙力大增  6月9日東盟能源部長會議召開,6月10日中國、日本及南韓能源部長加入,共同商討亞洲能源問題。大會將強調地區建立石油儲備的必要性,由日本及南韓提供必要技術支持,並極有可能建立一個由各國共用的石油儲備體系。依家亞洲石油消費已佔全球總消費40.34%,除支付高油價外,亦擔心石油供應的安全保障。中東地區石油生產商利用亞洲區對海灣石油的依賴性,賣畀亞洲進口商的石油售價較歐美進口商每桶多付一點五美元,極之不公平,如加入中國、日本及南韓,將大大增加亞洲國家粛國際市場的牙力。  美國勞工部公布今年首季勞工成本升0.8%(去年第四季升1.7%);4、5月勞工成本升0.3%(或較去年同期升2%),今年5月周薪五百三十一美元(去年5月五百一十三美元)。換言之,呢一次係冇加薪鮋經濟復甦(去年5月至今CPI上升1.7%);反之,油價去年5月一點五四美元一加侖,今年6月已略高於二美元,上升23%。  去年至今英國已加息三次,但對英國樓價影響唔大,主因係就業率仍高。香港去年12月勞動人口參與率只有61.2%,較英國低13.8%,即香港有四十八萬二千多適齡工作者冇就業,其中二十四萬九千人失業、十一萬九千人就業不足,仲有十一萬四千人冇№做。呢班人有積蓄,如冇則可領綜援,可以唔使搵№做。此乃1997年後香港經濟衰退理由之一,從前香港人得閒死唔得閒病,依家香港起碼有四十八萬二千人好得閒。  1992年至今英國GDP增長率係歐洲鮋一倍,歐洲平均增長率只有2.75%,英國卻達5.6%,只略遜於美國。過去十年,美國有兩次溫和衰退,英國卻冇,此乃匯控(005)成功收購米特蘭銀行後股價不斷反覆上升之部分理由,來自英國米特蘭銀行純利增長甚至抵銷匯控粛香港1997年後的低增長。 英國樓價上升並非乾炒  英國1990年宣布英鎊加入ERM(歐洲匯率穩定機制),造成英鎊偏高引發衰退,粛索羅斯狙擊下脫鹇,觸發英鎊大貶值後,反而帶來超過十年經濟繁榮期,此乃英鎊至今唔肯加入歐盟之理由。英國政府擔心家庭負債相等於GDP 102%,甚至超過1989年(上一次繁榮頂點),因此加息三次,事實上只係英國政府過分緊張,英國房地產過去十年升幅雖然較美國快一倍,1997年至今英國樓價上升116%,美國上升53%,但英國人並冇物業再按揭借錢消費,依家英國物業估值三萬六千億英鎊,負債只有一萬億英鎊,負債只佔樓價28%,可以話極之安全,因為英國人均收入由1992年至今上升140%,即收入上升推動樓價上漲而非乾炒。  反觀香港樓價,1984至97年升二十倍,同期人均收入上升四倍,去年9月樓價回落67.11%後,仍較1984年樓價高五倍。去年9月至今,本港樓價反彈35.24%,加闊同人均收入脫節的幅度,因此銷情又再回落。決定樓價之最最重要因素係人均收入,利率所佔因素唔大(除非極高利率)。去年香港人均收入二萬三千二百八十美元(十八萬一千四百二十八元,相等於五十方呎住宅樓)。以此衡量上海樓,上海人均收入五千美元一年(四萬一千元人民幣),上海樓價應係八百二十一元人民幣一方呎,依家已大大偏高。反之,澳門人均收入係港人四分一,但樓價只及香港六分一;換言之澳門樓價屬偏低。當然,偏高唔代表即時回落,偏低亦唔代表即時上升,其中涉及因素十分多,上述係以人均收入計,只供作參考指標。  男人應否將公事帶回家?各有各意見。專家意見係應該將公事帶返屋企同子女講、同子孫講,將自己鮋經驗同子、女同孫兒分享。三歲定八十,大家並非一定要求自己子女成龍,但起碼可以自己養活自己。請大家考慮把公事帶回家,讓子女從小知道如何處世。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Sales術語